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我是藝術家(免費參觀)
    國立中正紀念堂

    藝術創作在康復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,
    不僅能穩定情緒、促進自我表達,
    更能強化人際互動與自我肯定。
   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展出這些作品,
    讓社會大眾看見康復之友的創意與才華,
    進一步能體會他們在復健與日常生活中所投注的努力與勇氣。

    展覽日期:114年7月11日(星期五)到114年7月29日(星期二)
    展覽時間:上午9點到下午6點
    展覽地點:三樓藝廊

  • 夢境中的那片海—趙書巧個展(免費參觀)
    國立中正紀念堂

    此次展覽「夢境中的那片海」,
    趙書巧運用壓克力與複合媒材為創作載體,
    以畫筆與色彩細膩描繪日常,
    用創意詮釋生活中的每一個片刻,
    期盼重新點燃對生命的希望,
    看見生活的美好。

    展覽日期:114年7月9日(星期三)到114年7月30日(星期三)
    展覽時間:上午9點到下午6點
    展覽地點:3展廳

  • 藝束光 第22屆國際身心障礙者藝術巔峰創作聯展(免費參觀)
    國立中正紀念堂

    本展除展示身心障礙者藝術創作成果,
    更是一個讓社會理解與對話的平台。
    透過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,
    社會大眾將能更貼近創作者的內心世界,
    看見他們如何用畫筆述說夢想、
    用創作書寫人生。

    展覽日期:114年7月5日(星期六)到114年7月16日(星期三)
    展覽時間:上午9點到下午6點
    展覽地點:4展廳

  • 漫遊里山-地方特色工藝材質展
 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
    展覽簡介:
    這個展覽就像一場慢慢走的生活旅程,帶大家體會工藝和生活的關係。
    它以「漫活SLOHAS,是樂活事」為主題,
    透過工藝作品像水面上的小波紋一樣,
    一圈圈地傳開,讓大家感受到簡單生活和大自然的連結。

    用各種「材料」當主角,像是木頭、布、土或金屬,
    介紹來自台灣不同地方的工藝特色。
    還會說明每位老師傅是如何用不同技巧,
    透過手工和創意,把這些材料變成有故事的作品。

    在這裡,你不只是看展品,
    而是可以感受到每種材料背後的生命力,
    就像在對你輕聲說話一樣。
    讓我們更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合作,
    也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每一份資源與用心。

    展覽名稱:漫遊里山-地方特色工藝材質展
    展覽日期:2025年6月5日(星期三)起 (常設展)
    展覽時間: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點至下午5點(星期一休館,國定假日除外)
    展覽地點:地方工藝館2樓、3樓 (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)

  • 工藝 臺灣:永續之道
 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
    展覽簡介:
    這次展覽像一本工藝時間之書,帶大家從以前的工藝一路走到現在「工藝.臺灣」。
    從一位叫顏水龍寫的《臺灣工藝》開始,介紹不同時期工藝的變化,
    讓我們知道傳統工藝是怎麼慢慢變成現代的樣子。

    展覽也想讓大家知道,
    現在的工藝不只是好看,還可以幫助地球變得更好,
    像是使用環保材料,重視永續發展。
    整個展覽從產業的進步、人才的培養到文化的推廣三個方向,
    告訴大家工藝怎麼跟國家政策一起努力,變得越來越好!

    展覽名稱:工藝 臺灣:永續之道
    展覽日期:2025年6月4日(星期三)至2025年12月31日(星期三)
    展覽時間: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點至下午5點(星期一休館,國定假日除外)
    展覽地點:工藝文化館4樓 (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)

  • 2025臺灣工藝季:添福漫活.百年匠心—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
 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
    展覽簡介:
    林添福老師是一位用心做陶器的大師。
    他用柴燒的方式,把泥土變成有感情的碗、壺和雕像。
    他學習古老的福州製陶技巧,也加上自己觀察自然的想法,
    讓作品有生活的味道,也能記住文化的故事。

    這次的展覽介紹林老師一生的重要作品,還有他用過的工具和做陶用的窯。

    作品分成幾類:有實用的陶罐、茶壺,是「生活之器」;
    有動物形狀的雕塑,像牛、魚、鳥,是「自然之形」;
    還有用來祭拜的香爐,是「文化之韻」;
    最後是新奇又有創意的長景瓶和變形壺,是「當代之介」。

    展覽名稱:2025臺灣工藝季:添福漫活.百年匠心—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
    展覽日期:2025年5月20日(星期二)至2025年10月15日(星期三)
    展覽時間: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點至下午5點(星期一休館,國定假日除外)
    展覽地點: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 (苗栗市水源里水流娘11鄰8-2號)


  • 威廉‧透納特展:崇高的迴響 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
    國立中正紀念堂

    英國最偉大的畫家:威廉.透納,誕生250週年世界巡迴展,
    七大展區:始於英國風景、走入山間、歷史故事、威尼斯:壯麗的城市、
    海上風暴、海天之間及大自然的崇高美學。

    展覽日期:114年6月27日(星期五)到114年10月12日(星期日)
    展覽時間:上午9點到下午6點(下午5點停止售票及入場)
    展覽地點:1、2展廳(請由2展廳入場)
    授權單位:英國泰德美術館
    主辦單位:聯合數位文創
    協辦單位: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
    官方網站:https://uevent.udnfunlife.com/TurnerTaipei2025
    官方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urnertaipei2025/

  • 位來.2025臺灣工藝展
 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
    展覽簡介:
    「位來.2025臺灣工藝展」是「2025臺灣工藝季」的重要活動之一。
    這次展覽以「茶」與「竹」為主題,
    邀請超過100位工藝家參與,展現臺灣不同年代、不同風格的創作。

    展覽共有三大區域:
    【守藝】讓大家認識師傅如何代代傳承技藝;
    【竹聲】展示竹子製作的物品與聲音;
    【茶筵】則用十二張茶席介紹一年四季的生活美學,讓大家感受工藝與生活的連結。

    展覽用簡單自然的空間設計,搭配茶香與影像,
    讓大家沉浸在作品中,
    也鼓勵大家從生活中重新發現工藝的美。
    從工具到作品,從材料到感官,
    這場展覽像是一趟穿越時間與感受的旅程,
    讓我們了解臺灣工藝的故事與未來的想像。

    展覽名稱:位來.2025臺灣工藝展
    展覽日期:2025年6月5日(星期日)至2025年9月21日(星期日)
    展覽時間: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點30分至下午5點30分(星期一休館,國定假日除外)
    展覽地點: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2樓至4樓(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)

  • 物有所適 - 生活儀式感特展
 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
    展覽簡介:
    本次展覽讓每個人發現與自身生活相適的工藝之美,
    同時每件工藝器物都能在最適合的生活空間中找到其位置,
    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質感來源。

    這些物件本身,不只是滿足實用需求,
    它引導我們以更為講究的態度,品味生活的精妙。
    這種追求並不僅是生活的表象,
    而是對當下的深刻「覺察」。
    而這種覺察的過程,正是我們所稱的「生活儀式感」。

    展覽名稱:物有所適 - 生活儀式感特展
    展覽日期:2025年1月21日(星期二)至2025年11月30日(星期日)
    展覽時間: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點至下午5點(星期一休館,國定假日除外)
    展覽地點:臺灣工藝文化園區 工藝文化館 2樓、3樓 (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)

  • 國父紀念館首部性平歷史漫畫《進擊吧!花漾正義》
    國立國父紀念館

    展覽簡介:

        國父紀念館與CCC追漫台合作,改編自真實歷史的「國父紀念館事件」的性平漫畫《進擊吧!花漾正義》,以線上漫畫形式分享給更多好朋友。

         1987年7月臺灣剛解除戒嚴之際,同年8月國父紀念館的57名女性服務員,決定不再忍受「單身禁孕」條款、以及年滿三十歲必須離職的不平等契約,於是找了律師向國父紀念館爭取應有的工作權。同時數個婦女團體聲援這些女性員工,展開抗爭之路,成為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立法運動的開端。

         國父紀念館希望透過《進擊吧!花漾正義》這部生動有趣的漫畫,讓更多人認識國父紀念館事件在推動臺灣場性別平權的非凡意義,並喚起大眾對性別平權議題的重視。

    線上漫畫 : https://www.creative-comic.tw/zh/book/440/content

    《進擊吧!花漾正義》Official PV
   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MSHMaDtOx4

  • 正門廣場映池(水霧及湧泉)
    國立國父紀念館

    活動名稱 : 水霧+湧泉

    活動日期 : 每日演出,遇雨暫停;節約用水暫停。

    活動時間 : 07:30、09:30、11:30、 13:30、15:30、17:30

    演出時間 :  10 分鐘(水霧5分鐘+湧泉5分鐘)(水霧間隔後湧泉

    活動地點 : 正門廣場映池(水霧5分鐘+湧泉5分鐘)

  • 「行一。當下」陳正隆現代水墨創作展
   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

  • 東禪韻.西勁道:廖本生油畫創作展
   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

  • 臺文館 × 心路基金會✨️體驗遊程、易讀手冊、親子藝術創作展即日起開跑

    臺文館委託心路基金會辦理「心智障礙者文學體驗遊程活動」,今日舉行第一場次,並同步發行館內第一本智能障礙者易讀版導覽手冊!
    臺文館長期致力於文化平權,除了已針對視障、聽障、兒少、創齡、失智等族群發行文學資源箱,這次更與今年滿35歲的心路基金會合作,藉由心路多年的智能障礙服務經驗,設計適合、友善障礙者的遊程與易讀手冊。

    本次體驗遊程總計辦理六場次,心路特地在遊程中融入「尋找阿虎三兄妹」的故事,增加互動性與趣味性。除了專業人員投入,還邀請6名智能障礙者擔任易讀手冊的品管員,落實CRPD(身心障礙者人權公約)、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(沒有我們的參與,不要替我們做決定)精神。手冊中的每句話、每張圖片,都是經過智青品管員們多次測試才產出,將專業術語轉化成容易理解的訊息。
    心路也為第一線友善支持人員的臺文館志工,辦理一系列培訓課程。期待在導覽老師的引導、易讀手冊的輔助下,智能障礙者更親近臺文館,有嶄新的看展互動體驗!

    此外,心路於臺文館展出不同障別的親子畫作,有障礙者對夢想的渴望、有照顧者對友善環境的期待,也有大眾對心路35週年的祝福與感謝;臺文館則同時推廣館藏平權繪本,期待大眾透過文學認識多元族群樣貌,進而促進社會友善共融。

    🎨心路親子藝術創作共融展🎨
    展期|9月6日至11月6日
    地點|臺文館B1文學樂園

    🎒心智障礙者文學體驗遊程活動🎒
    日期|9月6日、9月23日、10月5日、10月12日、11月2日、11月4日10:00-12:00共計6場次
    地點|臺文館
    體驗遊程報名|https://tinyurl.com/43nx5zza

    或洽心路基金會07-3219911分機237
    易讀手冊下載|https://tinyurl.com/2x8cckve

  • 綠島紀念園區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常設展
    國家人權博物館

    展覽地點:第三大隊
    開放時間:開園日每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。
    (每年11月至隔年4月,每週一休園,不對外開放。)

  • 綠島紀念園區全區模型展示館常設展
    國家人權博物館

    展覽地點:綠島紀念園區全區模型展示館
    開放時間:開園日每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。
    (每年11月至隔年4月,每週一休園,不對外開放。)

  • 綠島紀念園區綠洲山莊常設展
    國家人權博物館

    展覽地點:綠洲山莊
    開放時間:開園日每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。
    (每年11月至隔年4月,每週一休園,不對外開放。)

  • 新藝市集
   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

    期望透過市集的平台,
    讓藝術結合生活美學,
    更希望能貼近人們的生活,
    拉近民眾與藝術創作者的距離,
    也提供青年藝術創作者更多創作分享與交流的機會。

    因應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病毒肺炎)防疫工作,
    為避免擴散造成群聚感染,
    上半年4、5、6、7月份新藝市集延期舉辦,
    相關活動資訊另擇期公告。

    主辦單位: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
    承辦單位:生命樹時創美學有限公司
    洽詢電話:06-2984990分機:6025林小姐

    辦理日期:109年3月至12月,每個月第2個週六
    辦理時間:下午1點到晚上7點
    辦理地點: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戶外走廊

  • 木說心藝-黃文彬拼木藝術展
   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

   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於1月4日至1月28日,於該館第一、二展覽室舉辦「木說心藝-黃文彬拼木藝術展」,展出共83件作品、8個木馬、未完成品機密大公開及兒時記憶童玩區,邀請民眾細細體察美學生活之真善美。

  • 肯定與接納的藝術行動─特教資源館校合作計畫
    國立臺灣美術館

    自104年度開辦即廣受特教資源班師生歡迎及好評的
    「肯定與接納的藝術行動─特教資源館校合作計畫」,
    為提供身心障礙學生更深入參與課程的機會,
    從105年度起,活動形式以每梯次學員連續參與兩場次活動的規劃。

    跨年齡、跨障別的藝術創作活動 ,以正統的工具顏料及開放的創作主題,
    本專案活動提供學員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學習環境,
    讓學員們都能以自己的步調完成作品。
    即便是中重度的自閉症青年,都能穩定專注地參與活動、完成創作。

    每場活動結束前,引導的講師都會主持一個互相肯定與接納的欣賞討論發表會,
    讓資源班的特教生在美術創作中釋放情緒、表達自我並且接納彼此的異同。